站内搜索

新闻资讯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煤增效剂使用经验介绍

发布时间:

2022-11-29 20:33


  节煤增效剂是一种能改变煤炭燃烧方式的高科技产品。它可使不同低热值的煤在增效剂的作用下,在燃烧区内产生大量的高能混合可燃气体,使所谓正常耗损的可燃烟尘及有害气体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并参与燃烧,变废为宝;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有一些问题却限制了节煤增效剂发挥其全部效能。在此,笔者将保灵牌节煤增效剂在立窑水泥企业推广使用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谨供业内人士参考。

  1.原料

  某些地区石灰石含镁高,影响熟料强度。有人认为通过提高配热可以增加熟料强度,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我们的经验是适当调整液相量,配入合适的S0,,当熟料中的MgO≤3.5%时,熟料28天抗压强度可达到54~58MPa。需要注意的是,当生料中MgO含量较高时,熟料中固硫SO,比较困难。例如,某水泥厂熟料中的S03含量时常与生料中的SO3,含量接近持平,令该厂工艺人员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是该厂石灰石中MgO含量高所引发的副作用。而保灵牌节煤增效剂具有良好的固硫作用,应对这种情况时效果十分明显。

  有些地区石灰石SiO:含量高,难磨难烧,有的水泥厂以580—600kcal/kg的配热也难以达到满意的产量、质量。我们的经验是控制生料细度,用好矿化剂,再辅以保灵牌节煤增效剂,以510—520kcal/kg的配热,可烧出满意的熟料;但还是有少数厂_家坚持高配热,抱着传统观念不放。

  2.率值

  传统理论认为饱和比(KH)高的生料需配入较多的热量,且有相当一部分工艺人员对此深信不疑。其实,不论是理论计算还是生产实践,都证明KH=1.00与KH=0.90所需的配热相差并不大。虽然高饱和比时应用保灵牌节煤增效剂在熟料质量与节煤方面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我们并不赞成高饱和比(KH>0.96)配料。如果从提高效益角度看,目前多数立窑厂应以提高硅酸率(n值)为重点。

  3.生料细度 ,

  现在很多立窑厂的生料细度(R0.08)>10%,高的到20%,过粗的生料造成熟料中f--Ca0居高不下,强度也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保灵牌节煤增效剂,虽然可以降低配热.却无法改善熟料质量。过粗的生料给立窑煅烧带来困难,熟料质量差,混合材掺得少.生料降低的电耗远远抵不上水泥成本上升带来的损失。我们的经验是生料R0.2控制在<0.8%(最好<05%)时,R0.08可放宽到16%(要有预加水成球,否则成球困难),这时对立窑煅烧没有明显影响。目前许多立窑厂不做生料R0.2细度,更不知道如何调整R0.2,盲目放宽R0.08,结果是适得其反。

  4.稳定生料配热

  多数立窑厂都感受到在煤价上涨的同时,煤的质量在下降。由于人磨煤发热量、水分波动较大,出磨生料的配热波动也增大.这对立窑煅烧是十分不利的。为了保证熟料的质量,有的厂提高了配热的控制指标,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保灵牌节煤增效剂,节煤效果同样会受到影响。

  目前控制配热指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烧失量法,另一种是仪器测量法(定碳仪、氧弹仪)。我们在质量管理水平上、中、下三种类型的厂家做过调查,用烧失量法控制配热误差很大,同一烧失量的不周生料.其配热值相差50~80kcal/kg,因此应用此种方法的厂家很少。定碳仪的测量值受生料样中的CaO、MgO含量影响,需要做修正计算,误差也较大,立窑厂使用的也不多。使用量最多的是中国矿业大学张洪研究所研发的氧弹仪,其性能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使用氧弹仪,有助于我们及时调整配煤量。可以比较准确地进行控制,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出磨生料配热的波动。这是因为造成配热波动的因素有多种,这些因素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尽量减小它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样使用氧弹仪,不同质量管理水平的厂家出磨生料配热偏离控制值在20-120kcal/kg范围内不等。经过两年时间的统计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不论是质量管理水平高还是低的厂家,一个月出磨生料配热平均值相对配热控制的平均值,偏差都在lO~20kcal/kg范围内,这说明改善生料均化可以有效地稳定入窑生料的配热值。我们比较过A、B两厂,他们的原料、窑前工艺、生产条件基本相同,同样使用保灵牌节煤增效剂,均化效果好的A厂配热可控制在500kcal/kg,均化效果差的B厂配热为530kcal/kg;每生产10万吨水泥,B厂要多支出购煤款40万元左右;B厂熟料强度比A厂低,混合材掺量比A厂低10个百分点,每生产lO万吨水泥B厂成本比A厂多120万元左右。

  5.煤的种类

  市场上可见的各种品牌节煤增效剂基本上只是适用于低挥发分(V<6%)煤。当煤的V>6%时.往往效果不佳;表现在窑面操作困难.熟料强度明显下降。保灵牌节煤增效剂也遇到过此类问题,改进后的保灵I型节煤增效煤.Ⅱ型适用于高挥发分煤,效果良好。

  6.成球

  目前已使用预加水成球的水泥厂,大多数使用效果不理想。表现为成球粒径波动大.常见泥团入窑、水分不均、爆球率高等现象,这是使用方法及技术管理不到位、供货方售后服务欠缺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而成球差会明显限制保灵牌节煤增效剂效能的发挥。

  7.窑体结构

  这一方面问题比较多,因为窑体一旦确定后要改的话成本较大(费时费钱),即使发现窑很不好烧,考虑到生料、操作方面的因素,还是难以确定真正的原因所在。因此,多数立窑厂都是维持现状,明知影响企业的产量、质量也无可奈何。比如喇叭口角度.从3.0~3.6m窑,多取13.5。。这好比全国只卖一种尺码的帽子,大人、小孩,头大、头小都戴同一尺码的帽子,这好像有点不可思议.但立窑厂却是深信不疑。因此,多数厂家都存在边火快、中火慢的现象,这对使用保灵牌节煤增效剂降低煤耗极其不利。

  8.窑体保温

  人人都知道窑体保温重要,但做得理想的厂家不多。有的厂保温层很厚,但喇叭口最上面2~3层砖却无保温层。多数厂家只注意窑体上部4m的保温,4m以下说是冷却带,不需要保温,这使得保温效果大打折扣。保温不好,也限制了保灵牌节煤增效剂效能的发挥。事实上,窑体保温是一本万利的投资,要知道窑体每散失lkcM的热量.配热需增加lOkcM,窑壁温度>40'12将对熟料的产量、质量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

  9.煅烧操作

  多数窑工(包括班长、窑长、车间主任)对窑情判断不准,应对不当。很多人会说烧窑要“三平衡”,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立窑厂专业知识最多的是化验室主任和工艺人员,但这部分人多数不具备判断窑情的能力,难以指导窑工。

  根据我们的观察,立窑煅烧操作最常见的问题是用风不当和卸料过快,窑面常见中火深、边火快的现象。窑工看到边火上来了就加快卸料速度,造成中火更深,边风更盛,偏火、喷边、塌边接连而至,最后只有大动干戈处理窑面,再进入下一次恶性循环。这样的操作方法,使用保灵牌节煤增效剂后熟料强度一般会下降I~3MPa。如果窑工听得进话,经我们指导后,可在较短时间内改进操作,使用风增加,熟料产量、质量均有提高。但这样做,窑工会比以前辛苦。如果厂方不给予必要的奖励,则难以持久。这就是有些厂家,我们在时,使用节煤增效剂效果明显;我们走了以后,节煤增效剂使用效果就越来越差的原因。当然;这中间也有相当数量的窑工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对这种厂方人员不配合的情况,我们也无可奈何。

  以上是有关使用保灵牌节煤增效剂的9个方面的经验介绍。实践证明,使用节煤增效剂可以明显降低煤耗,为立窑水泥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节煤增效剂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要想充分发挥其交通是需要一定的工艺条件配合的。